4月25日,春光明媚的海南,繼全球矚目的博鰲亞洲論壇完美落幕1個月后,又迎來了另一超級盛會--2019博鰲·健康界峰會盛大開幕。
2019博鰲健康界峰會現場
作為集聚醫健熱度的年度盛會--博鰲健康界峰會匯聚醫健領袖:50+政策制定者/專家/學者、500+頂級醫院管理者、100+國內外醫健產業高管、4000+醫療健康領域從業者齊聚。
作為國內互聯網醫療領域具有成長性的高科技企業--卓健科技如約參會,與醫健領域的精英們共同交流在互聯網醫院、醫共體、醫學教育”等醫療服務的創新和經驗。
創立于2011年的卓健科技,從健康宣教、掌上醫院等就醫流程優化服務起步,到后來推出移動遠程醫療、互聯網醫院、家庭醫生簽約、醫學教育等產品服務,致力以科技手段緩解醫患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打造智慧醫療服務閉環。
互聯網醫院再升級,形成“以患者為中心”的閉環全程健康管理
2019年,恰逢新中國70周年華誕,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年度。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目標,國務院辦公廳于2018年4月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允許依托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利用“互聯網+”手段破解醫改難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優質醫療服務下沉,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作為國內較早專業專注于探索互聯網醫院及解決方案的醫療創新企業,卓健科技順應醫改大方向,抓住醫療核心業務,自內而外為大中型醫院及醫療生態鏈各環節提供互聯網化解決方案,打造智慧醫療生態閉環。
提煉移動醫療精髓
2018年始,卓健科技通過整合Rubik-AllinOne全覆蓋醫療互聯網的產品體系,提煉互聯網醫院、醫聯體、醫生教育平臺、處方流轉平臺、藥店診所化平臺、家庭醫生簽約、檢查檢驗共享平臺、多學科會診等幾十類產品精髓,圍繞醫院、醫生、患者、藥企、診所等用戶群體打造一體化的“互聯網+”平臺。打造業內領先的互聯網+智慧醫院、互聯網+智慧區域、互聯網+智慧醫教三大解決方案,以及專業的增值服務運營體系,形成了構建醫療機構的“互聯網+”服務總線。
一個引擎五大中心,線上線下緊密融合
2019年,卓健科技再一次低調地迭代了自己的產品,迎來了互聯網醫院的全面升級,形成了“1個引擎+5個中心”。通過智能隨訪引擎,整合包括涵蓋院內多方資源的資源中心、支持定制全院型和??菩缘碾S訪中心、提供多種方式看病就醫的互聯網服務中心、無響應自動任務型的客服中心以及提供健康、慢病、疾病等相關資訊的患教中心。利用互聯網手段,將線上線下患者的健康管理一起納入到互聯網醫院體系,提供全程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務。
加碼信息安全保障
“互聯網+智慧醫院”整合云安全技術,與分級診療體系和互聯網醫療服務體系的三層將醫生和患者緊密聯系。
對于患者而言,能打通診前、診中、診后流程;對于醫生而言,將分級診療體系的諸多流程,全部整合在一套互聯網醫療服務體系內,與院內的核心業務系統類似,這相當于醫院外圍服務體系的一套“HIS”體系。
創新醫療價值運營
卓健科技在醫、藥、保領域均有布局。為了讓平臺產生的數據更好地為政府、醫療機構和老百姓提供服務,卓健科技為上線產品提供全方位運營增值服務,涵蓋線下院內推廣、現場活動、培訓輔導、商務洽談,以及線上品牌推廣、網絡社交、數據分析。
未來,基于前期的“互聯網+醫療健康”運營服務經驗,卓健科技將以慢病管理為抓手,推動醫療、醫藥、醫教服務體系的連通,助力醫療機構落地三醫聯動改革,構建以健康為中心的價值醫療服務體系。
聚合+攜手遠勝于獨自前行
自2011年成立至今,卓健科技用戶覆蓋全國25個省份,三甲醫院400多家,80多個醫聯體協作平臺,涵蓋3000多家醫院,擁有3500萬注冊用戶,9.2萬位醫護人員,服務遍及全球。卓健科技之所以能夠與3000多家醫院達成合作,得益于始終把為患者和醫生提供“一站式就醫服務”、“打造智慧醫療服務閉環”為戰略目標。以參加此次博鰲·健康界峰會的301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麗水市人民醫院等為例,卓健科技作為3家醫院在“互聯網+”方面的深度合作伙伴,在分級診療平臺、互聯網醫院、醫聯體、醫學教育等方面的建設與運營工作中均有亮眼表現。
其中,卓健科技從2015年開始為河南省人民醫院搭建“互聯智慧分級診療服務體系”,實現了與全省111家縣(市)級醫院、17家省轄市醫院簽訂協議,縱向整合醫療資源,帶動基層醫療機構提升醫療技術和服務能力,逐步推動省域分級診療落地;北京協和醫學院繼續醫學教育信息化平臺于上個月順利完成驗收,創新構建了“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醫學教育體系,為廣大醫務工作者提供不受時間、空間約束的一站式管理和學習平臺。
此次亮相博鰲·健康界峰會,不僅是卓健科技與業內精英們的又一次碰撞,也讓卓健科技能更緊貼行業、了解需求。未來,卓健科技將繼續加大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投入,助力“互聯網+健康”建設發展,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完善“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健康保障體系,讓醫療服務觸手可及。
文章轉載自:健康界